發表日期:2007.10.08 訪問人數:904
在日前舉辦的2007中國互聯網大會上,交易越來越活躍的個人網絡購物市場(C2C)發展模式引起爭論。究竟哪種模式更適合C2C市場的發展,是完全免費還是面向賣家收費?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為代表的“免費派”和以Tom易趣為代表的“收費派”,爭得不可開交。
淘寶易趣各持己見
C2C即俗稱的“網上開店”。所謂“網絡購物收費”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向賣家收費,只要在網購平臺上開店,就要交相應的管理費;另一種是根據交易額向買賣雙方“抽傭金”。
易觀國際的報告顯示,中國C2C電子商務市場在今年第2季度總體市場規模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5.6億元,淘寶的市場份額仍然占據第一,而拍拍則超越易趣位列第二,易趣位列第三。
拍拍和淘寶都是堅定的“免費派”。阿里巴巴副總裁金建杭介紹,淘寶從2003年成立伊始,連續兩次宣布“三年內免費”。按照承諾,到2008年淘寶不會收費。“至于到2008年之后,我們是否會收費,這取決于我們整個電子商務平臺的運作。”
金建杭表示,阿里巴巴目前主要的盈利資產是阿里巴巴B2B業務,而淘寶、支付寶等資產的收入能力很差:“相比上億的投入,淘寶的這一點點廣告收入根本算不了什么。”
拍拍上的交易也是完全不收費的。由于在拍拍網的交易商家主要是QQ用戶,已經習慣于免費模式的QQ用戶們必然推崇免費的拍拍。
Tom易趣的前身是引入外國網購巨頭ebay的易趣,在與外資結合前曾是中國網絡免費購物的“鼻祖”,外資介入后改變了戰略思想,實行向賣家收費的模式。
身兼Tom在線和Tom易趣雙料總裁的王雷雷表示,Tom易趣的網購交易平臺堅持向賣家收費的原則,但收費標準有所降低,并且在優惠期內,商家可享受免費或象征性的收費。
兩派理念天壤之別
業界人士指出,象征性的收費和完全的免費在盈利理念上存在天壤之別。
艾瑞咨詢的分析人士表示,網絡購物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是因為網絡購物的費用相對于實體消費較低,很多網店的“房租”和稅費形同虛設,使商品價格明顯低于實體商店,對消費者產生極大的吸引力。盡管網購自身不產生收益,但以免費形式吸引消費者購買,無疑可以增加點擊量和流量,有效帶動公司其他網站的流量,從而帶動整體的廣告收入。淘寶網對廣告的貢獻以及拍拍網對流量的貢獻都基于此理念。
而近期一項關于免費模式的傳聞稱,北京等地有可能要對網上開店收稅或收工商管理費。對此,金建杭否認這是對網商的變相收費。
易趣認為,收費原則是基于“提供增值服務”的理念。此前王雷雷曾對“免費”和“收費”發表言論指出,中國免費的東西給的太多,就沒有人真的做服務。只有收費,才能給賣家和買家提供周到的服務,讓他們覺得物有所值。
盡管網絡購物交易額增長迅速,但信息產業部韓夏副局長指出,電子商務的盈利主要來自B2B業務。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包括寬帶時間和網絡購物在內的互聯網消費能力在不斷增強。今年上半年,互聯網消費總額達1618.11億元,預計2007年下半年將達2023.03億元,比上半年增長25.02%;互聯網人均月互聯網消費額達186元,預計下半年較上半年增長16.96%,為217.5元。
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