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07.10.29 訪問人數:953
阿里巴巴上市在即,金山剛剛上市,百度宣布進軍電子商務領域,國內互聯網業發展形勢不錯。在表面紅火的互聯網業下,是否存在著發展障礙?為此,本報記者連線國內著名互聯網人士謝文,請他對我國互聯網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發表看法。
記者: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工具條作弊事件在您看來是否代表著互聯網誠信正面臨全面考驗?
謝文:其實互聯網作弊一直都存在。剛開始時,在信息產業獲得成功的收益是非常大的,在利益驅使下,互聯網業從一開始就出現老實做事和投機取巧兩種完全不同的創業風格。互聯網業發展到現在,由于創新不夠,投機取巧就顯得特別突出,例如用作弊手段增加流量、轉移流量以及用機器人做流量等等。
很多互聯網公司在發現不能走短平快路子的時候就走投機路子,這與中國的風險資本有關系,事實上是中國的一批VC在趕熱潮,他們的心理預期是越快賺錢越好。而對于接受投資的創業者來說,就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壓力轉化為自身發展的變形,進而到作弊,并因此出現了一批風氣很差的互聯網公司。但是我們要看到,商業上的投機取巧可以橫行一時,但要真正做好互聯網公司,靠騙人肯定不行。現在主流的互聯網大公司都是有自己實在產品和服務的。
記者: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預防與阻止這樣的不誠信行為?
謝文:從長遠看,市場淘汰機制是最好的預防和阻止不誠信行為的辦法。你可以騙人一時,但是不能永遠在所有時間騙所有人。你的東西不好,就不可能長期受到用戶歡迎,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原理,最終市場會將你淘汰。輿論監督也很重要,現在輿論界的很多媒體也面臨著不誠信的問題。在正常市場經濟中,媒體多少是保持中立,是專業的、獨立的判斷工具。但現在很多媒體被公司操縱得很厲害,沒獨立觀點,或者講出來就變味,這是比較可怕的。
記者:有“互聯網之父”美譽的網絡先驅文頓·瑟夫認為,互聯網資源被一些公司過分地控制了,此外一些專利阻礙和限制了相關技術的發展,這些都不利于互聯網的健康發展。您如何理解?
謝文:我不太贊同他的觀點。從發展規律來看,只要是正常的行業,遲早都是會出現一家或者幾家巨人公司,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巨人公司的出現對整個行業的創新發展確實不利。但是產業的規律就是這樣,每個新產業誕生時,開始從事這個產業的公司規模都不會很大。但經過發展,某些公司就會脫穎而出。
記者:目前我國網民的消費價值是否還未開發出來?
謝文:網民的消費水平比例和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比例是一樣的。單純說我國網民群體的消費水平低是錯誤的。相對于普遍人口,網民群體年輕人多,他們的消費水平是高的。當然你不能將此與美國比。
我國網民的價值還可以繼續開發,在開發過程中,互聯網公司要牢牢跟上時代潮流,最好能領導創新。這樣,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隨著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創新的、領導潮流的互聯網公司就能賺到錢。所以你不能因為自己沒賺到錢就說我國網民群體消費低。
記者:移動互聯網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謝文:手機比PC便宜,使用門檻也比PC低,所以隨著技術、人們需求的發展,作為整個互聯網一部分的移動互聯網會有不錯的發展。但是當前移動互聯網要取得快速發展必須要有資金的支持,而且要破除壟斷。當前移動運營商過于強勢,他們可以隨意改變游戲規則,這對于整個產業的正常發展是不利的。因此移動互聯網得建立正常的上下游關系,實現用戶和資源的共享,只有這樣才能談這個行業的大發展。
記者:我們看到許多中國互聯網公司普遍缺乏創新力,原因何在?
謝文:原因是國內的許多互聯網公司對創新長期的認識和投入不足。他們不管是為了報表好看還是自以為現在的地位可以長期保持下去,結果都造成了整個產業創新的不足。這一方面會給新生的互聯網公司帶去機會,另一方面,一旦國外的互聯網公司解決了其戰略以及獨立運營等問題,就可能后來居上。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互聯網創新精神的迷失?
謝文:如果是真正的創新那是誰也滅不了的。MySpace和YouTube就是在Yahoo和Google的眼皮底下發展起來的。如果把自己做的不好歸咎于龐然大物,那就不是創新。只是要做成功一個企業的周期變長了,像新浪、搜狐從成立到上市用了五六年時間才成熟、贏利。而2003年之后起來的這些公司為什么沒有好公司?一方面創業質量低,另一方面是創新的缺失。
這里不是說后來者沒有機會,因為整個互聯網行業都是處于一種升級階段的。這種創新有兩條路,一條是接受硅谷的方式:顛覆,公開透明,做真正的現代人。還有一條路就是回歸傳統。(轉自新浪網)
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