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0.11.30 訪問人數:1363
承接國家軟件公共服務(成都)平臺專項網站包含七大平臺服務體系:
1.公共技術支撐平臺
2.產業人才服務平臺
3.國家自主軟件推廣及體驗平臺
4.商務后援服務平臺
5.產業投融資服務平臺
6.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及配套服務平臺
7.中小企業信用服務平臺
此階段首先建設產業投融資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信用服務平臺兩大網站。
1.1 項目背景
1.1.1軟件服務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
軟件服務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是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新興產業的孵化器,在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轉變發展方式、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我國軟件服務業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全年實現業務收入9513億元,增長25.6%,成為工業經濟領域發展的亮點。今后一段時期,軟件服務業仍將呈現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一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世界潮流,軟件服務業更加得到重視。二是國際金融危機為我國軟件服務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三是兩化融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信息技術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會越來越強。從軟件服務業發展趨勢看,隨著互聯網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應用的層次逐步深化,信息技術發展和更新進一步加快,以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泛在網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出,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軟件技術加快向“網絡化、一體化、服務化、高融合、高可信”的階段邁進,正在形成新的增長點。
加快發展軟件服務業,能夠提升信息網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加速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進程,為國家信息安全保障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1.1.2成都產業基礎堅實,輻射及示范能力強
歷年來,成都的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年增長均保持在30%以上,其增速在國家11個軟件基地城市中位居前列。從一系列數據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已成為成都最具競爭力和代表性的產業之一。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特大中心城市,其經濟輻射能力居西南首位,成都目前所具備的通信基礎設施的可裝機容量、負載能力和信息集散程度等,在國內五個大區級通信樞紐中具有優勢地位。
2009年,成都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756億元,同比增長47.1%。出口額實現4.3億美元,同比增長 43.3%。通過工信部和信息化部認證的軟件企業累計711家,軟件服務業從業人員15萬人。通過CMM/CMMI認證企業37家,4家企業入選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2家入圍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6家企業被評為中國軟件服務成長型企業。
按照《成都市通信樞紐建設規劃綱要》,通過積極推進三大工程、八大中心、三大基地建設,國際通信出入口局、“無線城市”等一批重點項目和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提升了成都通信樞紐承載能力和信息集散層位,進一步強化了軟件服務等信息服務業的基礎優勢。
成都為進一步加快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發展,促進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成都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創建中國軟件名城的意見》(成府發[2010]2號),明確提出了加快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軟件人才培育引進,加快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技術支撐平臺建設等項措施。同時,明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設立軟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開展國際認證支持、上市融資、政府采購及國際業務拓展支持等。
目前,在成都有超過50萬的軟件及信息產業從業人口,是國內外企業高管工作生活的五大首選地,并成為歸國留學人員創業選擇的前三位,也擁有培養高素質畢業生的產學研三位一體教育制度。
2010年,成都市信息化辦公室與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由成都天府軟件園有限公司和CSIP簽署分中心合作協議,通過分中心的建設將國家平臺的資源延伸到成都,為成都市軟件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知識產權、人才培訓等服務,助力成都市IT產業特別是軟件服務業、物聯網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實現了國家軟件公共服務(成都)平臺和國家資源中心之間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整體來說,成都軟件服務產業基礎良好,信息設施基礎完備,由于較早啟動并組織實施了一系列信息化重大應用和示范工程,信息化應用水平處在全國前列,并因為居于西南樞紐要點,對全國軟件產業整體發展有很強的輻射及示范能力。
1.2.1圍繞產業集群打造服務鏈,形成產業生態發展
成都市政府、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將通過國家軟件公共服務(成都)平臺建設,針對軟件服務、信息安全、金融軟件服務、數字娛樂、通訊產業等成都目前優勢的產業集群為基礎切入點打造有競爭力的產業鏈,通過打造公共技術支撐平臺;產業人才服務平臺;國產自主軟件推廣及體驗平臺;商務后援服務平臺;產業投融資服務平臺;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及配套服務平臺;中小企業信用服務平臺這七大服務體系,完善產業公共服務能力,形成公共服務資源整合,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加快產業技術升級,最終相互關聯形成產業服務鏈條,促進產業良性生態發展。
2010年度重點工作“公共數據中心”的建設將國家成都軟件平臺的資源延伸到整個西南地區,并接入國家中心資源,為成都市軟件企業更加方便、全面的提供技術支撐、知識產權、人才培訓等服務,助力中小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事業做大做強。
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