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社交還是要商務 混合型網站何處逢生
發表日期:2011.09.16 訪問人數:861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林礫)經營社交網站猶如搭建人力資源大賣場,各種各樣的人都在社交網絡上兜售關于自身的一切,社交網站也恰好能從不同人群中開發出需求,促成五花八門的交易。在社交網站上做招聘和獵頭就是找準用戶需求的一樁生意。
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傳言稱,美國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將和Facebook就招聘業務展開合作,LinkedIn股價在9月13日了大漲。LinkedIn主要面向白領商務等用戶,一直以來是美國公司招募人才、了解應聘者情況的網站,但是招聘行業人士普遍認為,Facebook正在取代LinkedIn以及專業招聘網站,成為在線招聘的主角。
國內情形亦同。社交網絡上除了分享個人的生活趣事,曬各種私房照,發表五花八門的言論以及談情說愛,還讓人繼續粘在上面的話,理由必須更充分。商務交流的價值這時順勢凸顯。
人脈的重要性不分東方和西方,LinkedIn的形式搬到本土,就是“熟人介紹工作”類型。好友之間的互相評價,是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側面考核之一,用人單位可以在應聘者的社交網絡上大致了解該人的關注點、表達能力、思維方式等等,有經驗的HR能從細微之處判斷應聘者的條件是否符合要求。社交網站和招聘業務的結合,就此找到契合點。
傳統的投遞簡歷的單向度方式早已被慢慢淘汰,現在不管是應屆生還是職場老手求職或者跳槽,應聘者和用人單位的互動以及應聘者之間的互動越來越重要。目前國內的加入社交因素的網站有幾個特點:
天際網:2009年3月被Viadeo全資收購,目前整個集團有3500萬用戶,其中中國用戶大概是600萬人。站內擁有大量中小獵頭發布的職位。也有業內人士戲稱天際網為高級白領的社交重災區:輕招聘、重交際。
若鄰網:2004年設立并上線,中國中最早模仿的商務社交網站。可惜的是,網站的定位始終不明晰,逐漸走向資訊社區。
大街網:2009年3月上線運營,以應屆學生為先發運營策略,截止2011年6月,注冊用戶已達620萬,遍及全國3000余家高校。2011年7月,宣布獲得了富達、新東方、和通三家機構的千萬美金級融資。
優士網:堅持采用邀請制走高端路線,創辦前4個月由100位創始會員壯大至30萬會員,集中了目前中國84%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人士。但是網站產品使用和體驗還有很多空白待彌補。
經緯網:隸屬于千橡互動,已與智聯招聘聯合,主打將商務社交網絡與高質量的、基于社會化搜索引擎的問答模式相融合,致力于創造高效率、高隱私和高質量資訊內容。能否達到其宣稱的那般具有商務拓展能力,有待觀察。
一位國內某大公司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對社交招聘網站的看法,或許能對處在徘徊猶豫在眾多招聘網站、社交網站的應聘者一些啟發,這位人力資源總監認為,應聘者的簡歷設計思路已經將自身的能力展示了一部分,是否認同用人單位的文化是關鍵部分,至于社交,不要指望幾次對話交談就能達到預期效果,不過,不用過分裝扮自己,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示出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