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1.12.28 訪問人數:822
網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
2011年5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一步健全完善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體系。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要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要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培育一批網絡內容生產和服務骨干企業。發展網絡新技術新業態,占領網絡信息傳播制高點。加強對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等的引導和管理,規范網上信息傳播秩序,營造文明理性的網絡環境等。
促進網絡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國家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提上日程,實現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又好又快發展有了明確的綱領和更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網絡文化將成為人們文化消費的主要方式。
2010年,微博的席卷之勢讓所有人刮目相看。2011年,微博更以其208.9%的增幅,創下中國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速之最。
曬大餐、曬生活、曬幸福,140個字可以記錄數億網民如常的一天;“微博打拐”、“免費午餐”、動車事故、小悅悅事件,140字也可以記錄歷史;拍照、上傳,“微博+智能手機”讓公民記者和自媒體從概念走向現實。從來沒有一個平臺像微博一樣,如此徹底地激起人們的表達欲望和參與熱情。
從重大事件中政府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公布信息,再到“外交小靈通”微博賣萌,“上海發布”微博賣菜,政府部門變身“微博控”,政務微博總數已接近2萬。
大潮席卷,泥沙俱下。微博“約架”、謠言誹謗、網絡水軍……3年的粗放式發展,微博亂象已顯,網絡生態受損,自媒體健康發展受阻,“后臺實名、前臺自愿”,新的管理應運而生。
2011年,微博強力撬動現實。希望140字開啟更美好的未來。
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