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國際的國際化策略,并沒有局限在美國和歐洲這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地方,它已將觸角伸向東南亞。
2014年初,復星國際旗下唯一的VC基金——復星昆仲資本(簡稱“復星昆仲”,成立于2013年)投資了東南亞移動互聯網企業Mainspring,后者由劉偉瀚創辦,目前業務主要分三大板塊,分別為移動流量入口、新聞APP和互聯網游戲,前兩大業務板塊類似于印度尼西亞的“91移動”和“今日頭條”,第三大業務則是將中國優秀游戲在東南亞進行本地化二次研發、聯運發行推廣,并獲取持續現金流加速公司發展。
劉偉瀚出生于印尼,在馬來西亞長大,先后在澳大利亞、美國求學,在東南亞多國、美國和中國工作,可謂正宗“地球村人”。復星昆仲很是看好他的國際化背景和創業者特質,希望他能將中國驗證過的移動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復制到東南亞諸國。
翻看劉偉瀚的履歷:大學在澳大利亞獲得計算機學士學位,畢業后在波士頓咨詢公司工作,這期間為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多家公司提供咨詢服務。2003年,劉偉瀚去芝加哥大學讀MBA,此后先后在美國微軟(44.03, -1.82, -3.97%)總部任Windows Phone產品經理、微軟中國研究院任產品策劃師。
在下海創業前,劉偉瀚曾在諾基亞(7.9, -0.15, -1.86%)風險投資工作,負責基金在中國的投資。他告訴記者,自己從2005年開始呆在中國,在諾基亞工作期間看了不少創業型公司,并投資了Ucweb和趕集網。這期間,劉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并意識到在東南亞也有類似的機會。
于是,2011年,他來到印度尼西亞,創辦了Mainspring。
選擇從印尼,而非馬來西亞開始自己的創業之旅,劉偉瀚有自己的考慮。“印尼有2.5億人,年輕人占的比例很高,這個國家人的平均年齡僅有29歲。而且用電腦上網的比例遠沒有中國多。美國和中國都有龐大的運營商去鋪網絡,而印尼這方面的基礎設施弱一些,所以用電腦上網,每個月的寬帶費折合人民幣要300元左右,如果用安卓手機包月上網,每個月只需要10塊錢。所以印尼用電腦和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大概是1:10。”
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在網絡基礎設施上有所區別,他們到目前并沒有發達的PC互聯網,互聯網上的內容有點像十年前的中國,以文字為主,視頻少很多,電商也才剛剛興起。
所以,劉偉瀚想到,在印尼等東南亞各國,可以跳過互聯網時代,直接發展移動互聯網。他希望做的是,將中國互聯網成功的商業模式經過本地化改造,移植到東南亞國家。東南亞人口大國印尼是他的起點。在劉看來,僅有3000萬人口的馬來西亞,其智能手機用戶也已到千萬級,發展前景其實不及印尼。
劉偉瀚表示,之所以選擇將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移植到東南亞,而沒有選擇美國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因為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在從人均GDP收入、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更為接近,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模式創新也更加適合東南亞市場,預計會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早在2004年,劉偉瀚還在芝加哥大學讀書時,就認識復星昆仲管理合伙人王鈞,但他獲得王鈞投資卻在十年之后。在接受復星昆仲的B輪投資前,Mainspring已經接受過去哪兒(24.22, -2.55, -9.53%)網創始人和前任CEO戴福瑞的天使投資、偉高達創投和戈壁東南亞基金的A輪投資。
王鈞注意到,劉偉瀚創立公司后,嘗試過不少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模式,能夠根據市場環境持續優化商業模式,他稱贊劉偉瀚“適應能力強,視野寬廣,有發展前景”。
成立三年的Mainspring,目前主要做三塊業務:移動流量入口、新聞APP和互聯網游戲。前兩者大抵可對應中國的“91移動”和“今日頭條”;此外,劉偉瀚和中國的游戲商合作,將他們開發的游戲進行本地化二次研發,并在東南亞國家進行聯運推廣。劉偉瀚正是通過這一板塊獲得不錯的現金流,并以此來加速移動流量入口和新聞業務的發展。
所謂的流量入口就是一個APP,用戶下載了這個APP后,就能下載這一“移動商城”推薦的其他移動應用產品。目前Mainspring里APP的語言自然是印尼語,接下來劉偉瀚希望迅速將其推廣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和印尼本來就頗有淵源,馬來語和印尼語有90%的接近度,基本上馬來西亞人可以看懂印尼語。
劉偉瀚和王鈞對其他競爭者并不過分擔心,因為東南亞諸國的移動互聯網行業競爭并不激烈:本土企業發展頗慢,騰訊(114.5, -1.20, -1.04%, 實時行情)、百度(203.35, -9.65, -4.53%)、暢游(20.03, -1.17, -5.52%)(CYOU.Nasdaq)雖然陸續進入這一市場,“但他們去東南亞,就像美國企業來中國一樣,產品需要慢慢調整適合東南亞的特點。互聯網企業本質上是服務業,一定要本地化才能做好,這個本地化不僅僅是語言本地化。”
同時,劉偉瀚也做了新聞閱讀APP,這在王鈞看來是“剛性需求”。劉偉瀚認為,對于印尼當地人,Google News并不完全適用。Mainspring開發的新聞APP具備大數據分析引擎,每天抓取幾萬條新聞和博客展示的同時,能夠在用戶使用APP一段時間后勾畫出用戶喜好,選擇向他主要推送體育或娛樂或經濟新聞,相當于中國的“今日頭條”。
截止到發稿時,Mainspring的總用戶達到百萬級,其中有半數用戶為活躍用戶。鑒于目前印尼有1.5億手機用戶,僅有2000萬-3000萬的智能手機用戶,所以,Mainspring的用戶數還算可觀。
劉偉瀚告訴記者,印尼的智能機市場在迅速增長,每個月的出貨量高達兩三百萬臺,雖然這些手機并不全部為國內用戶消化,但印尼的無線互聯網市場容量在變大是不爭的事實。
復星昆仲執行總經理黃依群補充,Mainspring的B輪估值是幾千萬美元;而這個用戶數,在中國的估值應該會近億美元。
此時投資東南亞是否一個明智的選擇?王鈞希望自己發現了藍海,接下來東南亞的移動互聯網能否像過去兩年的中國一樣呈現爆發式增長?而Mainspring能否抓住這樣的機遇,成為東南亞的騰訊或者百度?現在定論為時尚早,但現在開始關注東南亞的機會,或許是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