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研究發現使用非默認瀏覽器員工更易受重用
發表日期:2015.03.18 訪問人數:533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3月16日報道,但在大數據的世界中,每件事都有其意義。基石人才培訓管理公司是一家出售幫助雇主招聘和留住員工的軟件的公司。它分析了關于約5萬人的數據,這些人接受了這家公司長達45分鐘的網上就業評估,然后在使用其軟件的公司成功應聘。這些應聘者最后在電信業、零售業和酒店業等行業的公司擔任客服和銷售工作。
基石人才培訓管理公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在火狐或Chrome瀏覽器等非默認瀏覽器上接受測試的人,比那些堅持使用Safari或IE瀏覽器的人在其崗位上所待的時間長約15%。
該公司的首席分析官邁克爾·豪斯曼說,盡管該公司的研究尚未確認任何表明因果關系的事情,但關于為何這種相關性存在,他的確有一套理論。他說:“我認為,你花時間在電腦上安裝火狐瀏覽器,就向我們展示了你的一些特性。這表明,你是那種見多識廣的客戶。你主動做決定,做一些非默認的事情。”
為何公司要關心看似如此瑣碎的事情呢,瑣碎到應聘者選擇用何種瀏覽器?據估計,客服中心每年的離職率約為45%,需要花費數以千計的美元來聘用新職員。因為這點,公司急于找到它們能找到的任何兼具才智和敬業精神的人。
即便如此,豪斯曼說,基石人才培訓管理公司的客戶在招聘時并不考慮瀏覽器的選擇問題——這被認為太有侵犯性了。不過,它們的確追蹤其它與較高的員工續聘率相關的變量、。給員工提薪有幫助,但一個月后,其積極效應會消失。更重要的是,與其上司的相處,這比其它所有變量加起來更能讓人們留下來。
在像“Chrome瀏覽器使用者是更好的員工”這樣的相關性結論從數據海洋中突然出現之際,重要的是,它們不會產生死板的偏見,就像大數據在部份程度上所減少的那類偏見——拒絕使用“錯誤”瀏覽器的應聘者是很愚蠢的做法。不過,一些相關性結論應該讓人們能迅速作出判斷:豪斯曼還說,其數據集表明,在電子郵箱名中使用“嗜酒的”或“性感的”單詞的人是更糟的員工。不過我們不需要大數據也了解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