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種新的顛覆式技術出現,是投靠大平臺還是堅持走獨立的道路?
HTML5(下稱H5)火了。在多數人還沒完全弄清楚什么是H5時,它已悄無聲息地潛入移動端,并漸呈燎原之勢火速席卷微信朋友圈。
以前,H5頁面在朋友圈的分享還是一些公眾號的文章,但很快,企業就嗅到了商機。他們發現把會議邀請、活動策劃等商業信息制作成有趣的H5頁面,或者是制作一個H5小游戲,通過用戶分享后傳播效率更高。
當然,作為一項新興技術,H5絕不僅僅是卡片式營銷或小游戲而已,它將催生新的應用生態圈。這直接吸引了互聯網巨頭的不斷靠攏,百度直達號、騰訊QQX5內核、搜狐快
站……他們都試圖把H5作為開山之斧,重尋往昔霸主輝煌。
最積極的還是創業公司,在互聯網革命風云變幻之際,它們正在謀求崛起。
在北京老城區的胡同里,一家創業公司在經歷了PC互聯網轉型陣痛后,正努力探尋移動時代H5創業方向的另一種可能。
流量入口:移動時代瀏覽器沒戲
這家名為“火速網絡科技”的公司,目前專注于打造H5內容分發平臺。創始人趙九州說,這已是他們的第三次創業了。
此前,趙九州團隊一直做瀏覽器。2011年,從知名開源論壇軟件Discuz!的公司出來后,他們做了“財貓瀏覽器”,以提供網購返利為主要功能。用戶通過該瀏覽器從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網站購物可獲5%~50%的高額現金返利。
兩年后,他覺察到PC瀏覽器在移動時代沒什么想象空間,再加上360瀏覽器和淘寶的封殺屏蔽,于是決定轉型做移動端火速瀏覽器。不過做了一段時間后,趙九州發現自己遇到了很嚴重的瓶頸。
他解釋說,PC時代,流量是一切,瀏覽器是入口型的應用,處于搜索引擎上游。然而到了移動時代,瀏覽器功能弱化,只能解決搜索的長尾需求。此前用戶對瀏覽器的大量需求,比如看新聞和視頻,已經被相應的App替代。
“連百度和360都會出單獨的搜索App,如果做得足夠好,理論上完全可以實現移動端瀏覽器的所有功能。”趙九州斷言,“微博和微信加入搜索功能后,也使大量用戶不再單純
依靠瀏覽器來獲取信息。”
另一方面,趙九州覺得瀏覽器產品本身也出了問題,同質化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省流量、速度快,這些方面誰都不存在絕對優勢;比安全、比炫酷,競爭已經脫離了產品和技術本身。“UC、搜狗、360、百度、QQ、獵豹……這么多瀏覽器,差別到底在哪兒呢?其實它們靠營銷、渠道,甚至砸錢來競爭。”
換言之,他們原來做產品的思路“不好使”了。 趙九州相信移動端肯定有個超級流量入口,只不過未必是瀏覽器的形態。他決定回到做瀏覽器的初心—做流量入口。
用戶痛點:滿足需求才是核心
趙九州發現,大量信息和服務類應用出現重復、泛濫和擱置的現象,用戶的低頻次、長尾需求并沒有得到充分滿足。他相信在智能手機人口紅利消退的情況下,解決單一領域低頻需求的產品會逐漸消亡,未來將是平臺化的互聯網狀態。
2014年,他暫停了已經開發好的移動端火速瀏覽器,試圖找出新的承載未來手機超級流量入口的產品形態。為此,趙九州團隊開始深入研究移動端用戶的行為習慣,最終基于H5技術開發出火速輕應用,專注于HTML5內容、Webapp與H5 game的聚合分發,并提出三個產品理念:產品去本地化、內容去中心化、場景去搜索化。
第一,產品去本地化。“用戶手機里安裝的上百個App,一天能用到的平均不超過20個,常用的更是沒幾個。”趙九州說,“用戶對于智能手機的使用已達到成熟期。”因此,火速輕應用把低頻、長尾需求的服務類App以Web形式存在云端,應用時點擊手機桌面快捷方式即可,這樣可以減少占據空間和資源。
第二,內容去中心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不再關注信息來自哪里,而是更多關注消息和節目本身。火速輕應用不再去分發一個個站點的入口,而只推送最終內容給用戶。對于版權問題,趙九州表示,由于給用戶推薦的內容直接指向內容源,所以與合作方之間沒有版權糾紛。“我們扮演快遞的角色,類似PC時代的好123,把用戶指引到合適的地方。”
第三,場景去搜索化。搜索與發現是兩種獲取信息的機制。移動時代,更貼合用戶需求的做法是讓他們無明確目的地發現內容。火速輕應用沒有設置搜索框,趙九州解釋,這是因為他發現用戶在移動端不喜歡打字,只喜歡“點”。他希望將“點擊”做到極致。
基于以上理念,火速輕應用希望在移動時代顛覆瀏覽器,以更好的形態滿足用戶需求。
火速輕應用對H5的思考得到了資本認可。2015年1月21日,火速輕應用宣布獲得創新工場千萬級人民幣的A輪融資。創新工場投資總監姜證飛認為:“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目前H5的發展還比較受局限,應以用戶需求為切入點做產品,根據其本身特性順勢而為。”
運營之道:從培養用戶習慣做起
2014年7月,“圍住神經貓”游戲三天獲訪一億次的神話令國內H5行業看到了希望。2015年1月,微信開放JS-SDK接口,對H5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后,H5被視作新的機遇,創業者紛紛投身其中。
在前不久剛結束的第十屆全球移動游戲大會H5分論壇上,渠道、發行、CP齊聚一堂,熱烈討論H5游戲的未來。圓桌論壇環節,大家意見一致:H5游戲大有可為,只期待下一
個爆款。
就在同行們大呼“形勢一片大好”之時,趙九州卻有不一樣的思考。在他看來,H5不是一個技術驅動型產業,內容和運營的驅動才是正確方向,“用戶習慣從App切換到H5需要時間”。為此,火速輕應用開發出“蜻蜓”和“云游”兩款產品,希望借此培養用戶習慣。
“蜻蜓”是一款免費的H5開發工具,可讓開發者在5分鐘內搭建一個輕應用。火速輕應用希望通過這種零成本接觸H5的形式,讓更多用戶參與其中。
“云游”也是火速輕應用培養用戶習慣的一項工具。它為眾多App提供H5內容的合作頻道,無須下載火速輕應用客戶端即可在其他App里直接體驗H5內容。“我們做一個內容源,讓用戶更簡單地接觸H5。”趙九州說。
創業危機:夾縫中突圍
趙九州認為,H5會像LBS、SNS一樣,成為互聯網的基礎建設。火速輕應用正在做的就是一步步夯實這項基礎建設、影響用戶,希望有朝一日改變移動互聯網格局。
然而,在巨頭云集的互聯網生態下,創業公司的種種努力依然舉步維艱。互聯網巨頭紛紛打造超級App,試圖保住PC時代的霸主地位。
以微信為例,這個目前國內用戶量最大的超級App,作為孕育H5萌芽的肥沃土壤,也在一步步扼殺H5創業公司的發展空間。2014年9月前后,開發者們發現,微信開始主動限制H5應用在朋友圈中傳播。“標準目前還比較模糊,我們的經驗是IP訪問數量達到十幾萬左右,就會被限制傳播,微信公眾賬號的用戶也不被允許導流至各自客戶端。”
“圍住神經貓”神話再難復制,H5開發者有如困獸,在夾縫中尋找突圍之路。趙九州堅信,任何一個產品的商業模式都必須是獨立的。“依附于大平臺,你成長的天花板完全取決于別人。如果別人有戰略變動,你就會非常受影響。事實告訴我們,只能突圍出去。”
目前,火速輕應用正從最初在微信規則下傳遞影響力、獲取用戶,逐步轉變成與微信建立合作關系,同時快速在微信之外的渠道發展自身競爭力。此外,他們也在嘗試與硬件廠商合作,甚至有計劃開發第三方ROM。
“巨頭們現在還不敢對H5做太深入的嘗試,因為他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這對于創業公司來講,是個絕佳的空窗期。我們要盡力在巨頭進入之前,做出自己的競爭力和壁壘。”趙九州苦笑著說,“創業公司必須學會干臟活、累活,這是困境,也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