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5.08.17 訪問人數:551
這兩天,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稱自己剛剛在淘寶上下單,還沒來得及付款,幾秒鐘就被商家強制關閉了交易。一問才知道,原來,商家使用了差評攔截功能,只要是在任何店鋪曾經給過中差評的買家,都會被“拉黑”,無法購買商家的產品。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種“差評攔截”功能,本是商家為了遠離“職業差評師”而開發的第三方軟件,卻讓不少普通消費者無辜“躺槍”。對此,淘寶方面給出的回應是,建議消費者換一家店購買,“我們不能強制買賣。”買家給過中差評,上了黑名單一位網友自稱是“資深剁手族”,三黃鉆V4買家,好評率達98%。然而最近,她卻遭遇了一件“很受傷”的事:網購被強制關閉交易,問客服原因,竟然是自己被標注為“黑名單買家”。原來,在淘寶的賣家中,普遍流行著一款“中差評師攔截功能軟件”,只要開通了這個功能,一旦買家打出中評或者差評,就有可能被商家標記為“黑名單買家”,這樣的話,其他安裝了中差評攔截軟件的商家,就可以自動拒絕這個買家來買東西。“100個訂單里,我只給過2個中差評而已啊!但是,只要有一個不良商家將我標注為黑名單買家,全網開通了這個功能的商家那里,我都不能愉快地買買買了!”這位網友非常郁悶,認為這種軟件,是“強迫買家給好評”。客服賣家用了第三方攔截軟件現代快報記者聯系了淘寶網的客服,對方表示,像這種攔截功能軟件,屬于第三方開發,早在兩三年前就出現了。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有多款類似軟件可購買。比如一種叫做“魔力店長_中差評師防御攔截”的軟件,描述中稱“可以自動關閉差評師訂單來預防中差評(可查詢半年前買家中差評)……”這類軟件的價格,在10元到84元不等。賣家無奈,怕遇上“職業差評師”多賣產品是好事,店家為什么要裝這樣的軟件,把生意推掉呢?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聯系上幾家“攔截差評”的店主,他們表示,“實在是被職業中差評師弄怕了”。賣電子產品的小陳表示,“一年內小店升到了4顆鉆,100%好評。開店的都知道,這100%好評來之不易。”然而,一樁不起眼的交易,差點把他逼瘋了。“一個ID買了三件小東西。”幾天后,對方給了他兩個中評一個差評。小陳聯系買家詢問,對方表示,想改好評,可以,必須花300塊錢。小陳這才意識到,自己遇到了“職業差評師”。在小陳拒絕后,對方又用十幾個小號,專門來拍東西給差評,小陳簡直要“崩潰”。與小陳有同樣經歷的人不少。一位服裝店主表示,“如果產品有問題,買家完全可以找我溝通,真是我的問題,我是不會推卸的。可現在,很多買家根本就不和你溝通。快遞慢了、尺碼大了小了、穿著不好看、沒想象的好……都成為中差評的理由,簡直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聲音淘寶:不能強制買賣,無法干涉雖然賣家有苦衷,但很多網友認為,這樣的攔截,無疑是在變相強制給好評。“我就給過一次差評,且事出有因,但卻讓我在其他店里買不了東西,那要這個點評系統還有什么用?”網友“李小兔”說。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聯系上網站的客服。對于這種情況,對方顯然已經是經過多次處理,“建議選擇其他賣家。”為什么不對這種第三方軟件進行限制呢?“網站是不強制買賣行為的,既不要求買家一定要購買,也不能強制賣家一定要賣。”客服稱,如果賣家裝了攔截軟件,淘寶網也無法干涉。“這樣的賣家是少數,同類的產品還是很多的,可以選擇其他更好的店鋪購買。”律師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江蘇世紀同仁律師事務所律師方磊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方磊表示,不管消費者上一次消費給出了何種評價,下一次消費享有與其他消費者一樣的權利,不應該受到商家的軟件攔截。否則,就是被侵犯了公平交易權。方磊建議,淘寶網可以經過查證,公布一些惡意差評師的用戶名,從而對商家和消費者發布消費警示,保護雙方的權益。
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