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飛:人人要有互聯網意識和思維
發表日期:2015.11.18 訪問人數:605
草柳編制品在農村很常見,是傳統的手工藝品。許多人往往認為,編制草編制品充其量是家庭婦女度過閑暇時光,賺點零花錢補貼家用的一種方式。然而,在濱州博興的灣頭村,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成為網上熱銷品,村民發了家致了富,還形成了產業鏈,村里有3000余人從事網銷,2014年全村電商銷售總額過億元,灣頭村成為聞名全國的“淘寶村”。
在農村,連鼠標是啥都不知的老百姓是如何拋棄傳統思維定勢左右,用上了時刻都在創新的互聯網?這很值得反思。我們常常看到的新聞報道是農產品豐收,造成大量積壓,農民豐產卻不豐收。非但農民如此,一些企業也還在為產品銷售不暢而苦惱糾結。
現在,全國互聯網普及率達48.8%,幾乎近半數的國民都在使用互聯網,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然而,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受傳統思維定勢影響,仍處于傳統農耕和工業時代,不善于接收新鮮事物,不去積極思變創新,不主動研究互聯網,不敢大膽利用互聯網。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互聯網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這種趨勢不以個人意志為轉變。其實,互聯網就是一個新平臺、新工具,它擁有廣泛受眾群體和巨大市場空間。我們要主動研究互聯網特點特性,首要的是需要打破固有思維定式,轉變思想觀念,樹立互聯網意識思維,善于用互聯網來思考解決困難和問題,大膽實踐創新,方能避免被淘汰,跟上互聯網時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