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重慶(樓盤)并不寒冷,但邰怡(化名)站在觀音橋廣場,心里卻有說不出的滋味,“如果明年形勢還不好轉,可能我們也要開始關店了。”她在服裝界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已是圈內的老熟人了,但從去年年底開始,她感受到了明顯的寒潮,成本高企、利潤下滑,部分門店甚至虧損。
“電商確實是影響很大的一個因素。”邰怡并不避談目前的窘境,但除了觀望以外,她也在尋找新的突破口,“不能等死啊!”
關于電商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上月晨報官方微信“重慶房市”做過一次剖析。而之后,關于這一話題的延伸,依然談資無數。業內有分析指出,受制于電商發展的實體經濟,也許能在2016年找到新出路。
服裝 10年間從天上到地下
十幾年來,邰怡代理了國內多個知名服裝品牌,并在新世紀、重百等大型商場開有專柜,臨街門面也在主城有布局,“這是一個看上去不錯的行業,至少在當時看起來是這樣的。”大約在10年前,她的服裝品牌最鼎盛的時候,單店單日銷售額平均可達七八萬,好的店鋪甚至能突破10萬。
當然這是在10年前,那時候阿里巴巴剛起步,知道淘寶的也多是一些玩電腦的潮人,大媽們也專注于跳廣場舞,信任的依然是商場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這幾年其實都感受到了電商的沖擊,但去年底感受最深。”邰怡的直接感受是,核算利潤時,下滑的力度超出了她的預期,甚至部分在商場的門店出現虧損,“這是以前少見的。”她說,最好的時候,在商場的門店銷售10萬元有3萬多的利潤,而目前僅有1萬左右,利潤率下滑。
“我們也在想辦法,比如我們在考慮是否不只做代理,也做自有品牌,以最大程度降低風險,或者通過線上線下同時經營的方式來規避風險。”邰怡說,到目前為止,她的服裝生意還沒出現撤柜的現象,“我們很多同行都撤了,在商場,在Shopping Mall,開個半年甚至三個月就閃人的不少。”但在2016年,部分商場租約到期后,她可能還是會選擇“割肉”。
實際上,受沖擊的不只是邰怡的生意,萬達百貨、百麗、七匹狼(002029,股吧)、GAP、人人樂、美邦等大商家關店的消息也頻頻爆出,虧損、利潤大降、客流稀少、被迫轉型等詞匯不斷出現。
作為重慶朝天門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的程其飛,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從線下走到線上,他也開始了自己的觸網之路,目前網上網下不同品牌定位,已為他突圍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每一年的雙11和雙12,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餐飲 從大門店到“店中店”
之前,我們也關注了餐飲占領商業中心的現狀。為何不選擇臨街門店,而是鉆進商業中心?也許老板們也是“迫不得已”。
劉老板是重慶本地一家很知名餐飲品牌的掌門,餐飲業態涵蓋了幾乎所有方面,大飯店、大眾餐飲、小吃、江湖菜、港式茶餐廳……如果放在之前,她不會這樣滿地撒網。
“鉆樓其實大家都不想,為什么呢?單個品牌進入商業綜合體,肯定沒有單體店擴大名氣快。但受相關政策的影響以及電商模式的流行,我們也在選擇變化。”劉老板說,最初公司都以大餐飲為主,并成為了重慶主城一個標桿,但由于諸多因素影響,現在不得不選擇轉型。
“團購正在成為我們的一種轉型方式。”據悉,由于品牌緣故,不少團購網站甚至主動找到劉老板,愿意免費幫他們做團購,甚至反過來給他們補貼,“團購網站也要靠品牌餐飲撐面子。”目前,這家餐飲品牌也成為了我市餐飲業轉型的一個標桿。
從大門店到店中店是一種方式,但徹底被打垮的品牌還是有。“我們已經基本退出了餐飲業態。房租高企、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我們早就想到過轉型。”上個世紀90年代初,菜根香是川菜的代表,甚至一度打算登陸資本市場,但后來卻逐漸從人們眼中消失。從2012年開始,菜根香開始做樓宇里的私房菜,大店則繼續萎靡。“接下來的店鋪租約到期后我們都不會做了。”老板張湖海說。
目前,菜根香的轉型可能更讓很多人吃驚,在洪崖洞開起了自己的珠寶店……“我們拿下了幾座礦山,成本可以很好地控制下來,更多的則是從餐飲轉型找到一條出路。”
張湖海表示,一個大的餐館,聘用的員工少則百余人,多則四五百人,成本開銷太大,而房租卻年年看漲,如果不考慮做小,做進商業中心、做進樓宇,最終還是很難有突破。
O2O 體驗商業的機會在于“落地”
創業風潮來襲,但愿意做實體店的卻不多,線上的項目多不勝數,成功的也不多。
“選擇做線上,主要還是看在成本上。”在江北Cosmo做微信推廣的小楊說,現在一些做線上業務的也有“落地”(實體)的需要,但必須考慮到成本問題。
按照目前多個機構的統計,重慶的地產商業綜合體存量不小,寫字樓的去庫存壓力也比較大,除了主要的大型知名項目外,招商幾乎都不順利。
近日在渝北兩路有一家公司做生鮮O20項目的“落地”,有關人士說:“3000平方米的地盤,可以讓居民有機會體驗到真實的物品,不會產生懷疑。”在選擇“落地”時,他們選擇了兩路的一個商業綜合體。
其實這也是目前的一個大趨勢。有分析認為,2016年將會是實體經濟復蘇的拐點。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年中,包括亞馬遜和當當,還有很多電商企業都低調布置了線下業務,這陣勢看起來大有“實體店復蘇”之勢。
去年底,淘寶就在廣州(樓盤)開了首家淘寶體驗廳,阿里巴巴也全渠道下沉,要讓淘寶在祖國的農村大地遍地開花;而今年的2月,京東的全國首家綜合服務中心在山西太原(樓盤)投入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電商沖擊的主要還是傳統行業,但體驗商業還是可以流行起來,不可能沒有逛街的人。他認為,要做好體驗商業,就要用創新的方法來做傳統行業,進而反過來推動電商的發展,且不會受到太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