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商銀行發布消息,在行內推出覆蓋線上線下和O2O支付全場景的二維碼支付產品,工行成為國內首家推出二維碼支付產品的商業銀行。
據了解,經過此前測試,到7月15日為止,工商銀行已經有20萬的商戶可以受理二維碼業務。在費用上,工行表示,其二維碼支付費用不會高于同業,產品以便民為主,面對中小商戶會有優惠,同時提供貸款。
二維碼支付緣何重生
“黑白相間、縱橫交錯、形似迷宮”,方便快捷的二維碼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隨著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對二維碼的大力推廣和應用,人們對二維碼的感知越來越深。它可以是一張電影票的支付憑證,也可以是任何商家線下交易的載體。二維碼將后端蘊藏的豐富資源帶到前端,幫助電子商務平臺成功打造從產品推廣到支付的一體化服務體系。在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教授看來,“方便、快捷、低成本,二維碼支付可以說是一場支付革命”。
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二維碼的安全問題同樣引起了重視,2014年3月,央行發布《關于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意見》雖出,但二維碼支付并未真正銷聲匿跡,2014年年底,經過技術上的改進,部分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著手研究二維碼支付。近年來,隨著支付寶和微信付款的普及,二維碼支付更是頻頻露臉。董彥嶺教授表示:“市場條件越來越成熟,二維碼支付有了它的市場空間,接受度也在提高。”
今年7月初,就有傳聞稱,央行發文確認二維碼支付市場地位,并要求支付清算協會負責制定行業標準和技術標準。隨后,支付清算協會召集包括支付寶、財付通以及部分銀行開會,要求重點對條碼支付信息業務信息報備、交易限額信息保護等風險管理手段進行前期資料準備。
直到近日,工商銀行高調發布了二維碼支付產品,關于監管層對掃碼支付的松動才被證實。記者了解到,此次推出的工銀二維碼支付是工銀e支付體系內的一款新產品,目前這款二維碼支付產品僅支持工行的銀行卡,卡主想使用二維碼支付功能需要下載工商銀行的APP,完成相關綁定。
銀行系搶占線下支付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移動互聯網支付中,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是78.4%。而按官方口徑,微信共擁有200萬+個公眾賬號,并以8000個/每天的速度增長。
除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線上支付早早搶占市場外,傳統線下支付機構也在積極布局。線下支付方面,銀行系可謂是潛伏蟄行,包括郵儲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平安等多家銀行均已支持二維碼轉賬。而公眾號支付、APP內支付、WEB端掃碼支付和線下的掃碼支付等支付手段,將銀聯、運營商、銀行、刷卡器等一并拉入了競爭的行列。
根據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互聯網收單交易規模為36475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0.91%。其中,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三者共占據互聯網收單交易份額的77.29%。其中,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轉接交易市場方面,支付寶、銀聯與財付通分別占據36.73%、34.93%與12.87%。
對于二維碼支付未來市場的競爭格局,董彥嶺表示,在支付模式和應用場景競爭方面,線上和線下支付機構各自有其優勢,最后的趨勢應該是共生共存。
掃碼支付便捷有隱患
二維碼支付整個過程十分簡單,而各大商店的收銀員也極力向用戶推薦二維碼支付:“不用找零,還能優惠。”在收銀員掃描商品后,再掃描支付寶或者微信中的付款碼,就可以完成支付,甚至支付寶連最基本的密碼輸入動作也不需要。記者了解到,用支付寶在線下支付2000元以下的金額都是免輸入密碼。
但安全性薄弱是二維碼支付方式的短板,正因如此,此前央行才以“掃碼易被植入木馬病毒,存在安全隱患”為由,叫停線下二維碼支付業務。金融專家盧元強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二維碼支付,讓人們不用攜帶大量現金出門,掃一掃的方式方便快捷。但是二維碼支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無法鑒別二維碼的信息內容和發布者的身份信息,用手機掃二維碼成了高風險動作。另外,支付渠道容易導致用戶身份信息、交易信息泄露、資金損失。”盧元強繼續補充到道,“移動互聯網讓支付更簡單,更便捷,這是大勢所趨。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最重要的是對癥下藥、如何改進。”
一位安全專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所掃的二維碼是否安全,需要人工鑒別,鑒別不出,則有可能“中招”。對于無需輸入支付密碼即可支付,該安全專家表示,這的確不夠嚴密。“如果支付寶被盜,用戶又沒有設置手勢密碼,肯定會對用戶造成損失。”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專家左小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從技術角度對二維碼支付的風險進行了解答:第一,二維碼生成機制和傳輸過程存在風險隱患。不法分子可將帶有病毒程序、不良信息的網站或者釣魚網站的網址發布成二維碼形式,然后通過各種手段誘導用戶掃碼。第二,支付終端的安全性較難保障。第三,二維碼支付指令驗證手段較為單一,安全性屏障不夠。要么是在手機中輸入支付密碼,要么是通過短信驗證碼的方式完成支付指令驗證,甚至可通過手機重置支付密碼。一旦用戶手機丟失或被遙控,可能會直接造成用戶資金損失。
左小軍還表示:“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調整二維碼支付相關生態環境,規范二維碼制作、傳輸、發布、驗證過程,引入第三方認證機構,建立信任域,對發布的二維碼信息內容進行審核,增加二維碼信息防篡改機制;增強手機端掃碼軟件的安全性,掃碼獲取信息后須驗證二維碼信息發布者的身份真實性和二維碼信息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