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力發展對全球勞動力造成什么影響?
發表日期:2017.01.03 訪問人數:838
人工智能的發展,智能裝備制造業的大力發展,根本上減少了對勞動力的需求。從勞動力對全球制造業的現狀分析:智能化終端設備大大代替了人工勞動,減少了用工的需求。昆山地區大力啟用機器人代替人力勞動,本身就是智能化進軍勞動力市場的表現。而且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相當多的企業愿意投入資金對機器人進行研究,希望將來可以用機器人代替部分人力,取得高效率的戰略布局。
而大量企業投入資金對機器人的研發需求,已經變為現實。富士康企業企業機器人本身就是人工智能機器人代替部分勞動力的需求所致,未來這一趨勢繼續加強。
當傳統制造業被移動互聯網浪潮沖擊的時候,也是人工智能大顯身手的時候。幾乎同一時間,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都比傳統制造業上領先一步,率先打敗傳統的格局。無論從技術層面,或者是對新事物的消化吸收方面,都是遙遙領先的。
2016年是快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互聯網上經歷了變革。一年時間到了,在過去的一年,一大波公司倒閉,要么老板跑路。終究原因是技術軟對不成熟,第一輪融資來的資金燒在廣告費上,沒有長久的打算,不會合理用錢,最終死在資金鏈短缺的困境中,從而一蹶不振。
無論企業或者是個人,最重要的是善于吸收新事物,善于學習。在人工智能大力發展的時代,更需要學習人工智能的優勢,為未來的戰略布局上有所把控。
德國是世界上智能制造大國,德國的智能制造遍布各個環節。德國殺豬工廠宰殺生豬的時候,也全部是流水線工作,倒不如說是智能化設備的應用。
2016年12月,80后作家、互聯網專欄作者、百花園傳媒創始人辛東方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進行了采訪:綜合采訪信息認為,人工智能是不斷打破陳舊的機制,創造新的具有大轉折的創新力度。不是簡單的技術改造,而是具備很強的技術遙感層面。比如,現在有很多類似人體感應,物體設備自動做出反應的這種案例已習以為常。“
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機器人廣泛投入到生活和生產各個方面,一定程度上減少全球企業用工荒的影響,但不排除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大力發展,在勞動力方面勢必造成工人下崗找不到工作的尷尬局面。
為應對人工智能對勞動力造成的不利影響,作為傳統工人必須加快學習的步伐,在機器人大量普及之前,先給自己一個存活的理由。